据 Dell Technologies 全球 AI 解决方案专家 Soo Mei May 表示,那些正在探索人工智能代理能力的组织必须为大幅增长的基础设施需求做好准备,这种需求将会超出现有生成式 AI 的要求。
在最近接受 Computer Weekly 采访时,Soo 指出,代理式 AI 的早期实现可能会是“简单直接的”,不需要使用强化学习,但若要将其应用扩展到多个业务职能,就必须投入超过当前仅支持单一职能代理式 AI 实验的生成式 AI 基础设施。
Soo 解释说:“对于生成式 AI,你只需输入 Token 并获取输出 Token;而对于代理式 AI,Token 的数量将会增加 20 到 30 倍,这就需要更多的计算能力。”
Soo 补充道,除了计算能力以外,对内存和存储的要求也会大幅提升。“在代理式 AI 中,你需要持久且长期的内存来存储所有过去的对话记录,因此存储需求将会非常庞大,而且你需要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保留这些数据。”
这种增加的存储需求不仅仅是为了对话数据,还用于治理。“代理的自主性使得在整个系统中构建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变得更加紧迫,”Soo 说道。“我们需要持续记录所有内容,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一个代理会得出某个结论,例如,这再次意味着存储需求会更高。”
对于网络基础设施而言,代理式 AI 系统通常涉及多个代理互相交互,并同时从内部和外部来源检索数据,这对网络也提出了重大挑战。Soo 表示:“延迟在这里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一个代理花费五分钟来查找信息,那是行不通的。因此,网络部分必须非常坚固。”
尽管许多组织——特别是金融服务、制造业和医疗保健领域的机构——已经构建了强大的内部部署或云端生成式 AI 能力,但代理式 AI 要将应用扩展到更多业务职能,仍需进一步投资,Soo 指出。
在支持代理式 AI 应用的大语言模型部署方面,Soo 表示,组织需要一款至少含有 700 亿参数的协调器模型,才能有效规划和调度 AI 代理并做出连贯决策。
她还补充说,针对狭窄、专注任务表现更优的小型语言模型,可以用于支持大语言模型,同时大语言模型还可以调用机器学习模型来处理特定的预测任务。
Dell 正在通过培训会、研讨会和概念验证项目,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为向代理式 AI 的转变做好准备。但 Soo 认为,主要的挑战不在于技术技能差距,而在于组织如何运用代理式 AI以及对其本质的理解。
她说:“他们可能认为这只是一个大语言模型,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这实际上是一个包含多项组件的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大语言模型;你还需要一个协调器、一个提示系统、持久记忆、工具调用以及与代理和用户的接口。但我相信他们的认知正在不断提高,因为他们正在花时间去深入了解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阿里巴巴团队推出DeepPHY,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视觉语言模型物理推理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六个不同难度的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推理任务中表现也远低于人类,成功率普遍不足30%。更关键的是,AI模型虽能准确描述物理现象,却无法将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控制行为,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的根本缺陷。
英国林肯大学正在开发一种革命性的虚拟现实环境,让非专家通过身体演示来训练AI收割机器人。这种技术已在加拿大杂货店和日本便利店试用,未来可能彻底改变工作形态。虽然能降低危险工作的风险,但也带来就业替代、工资削减等问题。许多低薪工作将被远程操控的机器人取代,影响移民模式和劳工组织。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将在未来几年对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AgiBot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开发出Genie Envisioner机器人操作统一平台,首次将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该系统通过100万个操作视频学习,让机器人能够预测行动结果并制定策略,在多个复杂任务上表现优异,仅需1小时数据即可适应新平台,为通用机器人智能开辟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