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逐渐深入,市场流量增长的红利期已逐渐褪去。从曾经的「流量为王」到如今的「存量精耕细作」,众多企业选择通过建设客户数据平台(即 Customer Data Platform,简称为 CDP)来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经营效果。多端积累客户数据资产,对存量顾客消费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成为当下企业实现数字化经营的重要方向。
早在 2016 年,CDP 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 Gartner 数字营销与广告技术期望值曲线中,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以及疫情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国内采购 CDP 的企业不断增多,纷析智库发布的《2021 年品牌 CDP 与营销数字化转型报告》中曾预计 2021 年后,中国 CDP 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发展,有望在 2025 年达到 80 亿元。
但与 CDP 市场热度不断走高相反的是,许多尝试落地 CDP 项目的企业在短期内并没有看到应有的 ROI 成效,初始投入与后期产出不对称,这也严重打击了企业建设 CDP 的信心,甚至有观点认为“90% 的 CDP 都成了摆设”。现阶段中国的数据市场仍处在野蛮生长阶段,CDP 项目将很大的精力都聚焦在数据治理上。企业在 CDP 的数据构建过程中,都曾遭遇过用户数据割裂、上下游系统数据口径不一致、用户数据被污染等问题,而「用户数据标识不统一」成为当前企业 CDP 数据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
神策数据《CDP 全域用户关联数据体系建设与实践》白皮书从企业 CDP 数据体系建设的路径出发,聚焦全域用户关联(ID-Mapping)数据治理这一关键问题,剖析其中用户关联数据治理的关键痛点,提出用户关联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旨在提高 CDP 用户数据质量,为后续全域精细化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结合多家企业全域用户关联过程中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沉淀,为各行各业开展具体应用提出参考和借鉴,最终实现数字化经营升级。
关注神策数据公众号,回复关键词“CDP”即可免费下载完整版高清白皮书。
关注神策数据公众号,回复关键词“CDP”即可免费下载完整版高清白皮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南加州大学团队开发了Voxlect方言识别系统,使用超过200万语音样本训练AI识别11种语言的方言差异。研究发现地理相邻方言更易混淆,多语言模型性能优于单语言模型。该技术可应用于语音识别公平性分析和语音合成质量评估,为构建更包容的AI语音技术奠定基础,代码已开源供研究使用。
Anthropic研究团队发布新技术"人格向量",可识别、监控和控制大语言模型的性格特征。研究发现模型可能因用户提示或训练过程产生不良个性,如恶意、过度迎合或编造信息。该技术通过分析模型内部激活空间的特定方向来对应人格特质,为开发者提供管理AI助手行为的工具包,能够预测模型行为、实时干预不当反应,并筛选训练数据以防止继承隐藏的不良特征。
这项由多国顶尖大学联合完成的研究,通过测试六个先进AI模型对近4万幅画作的识别能力,揭示了当前人工智能在艺术鉴定领域的严重局限。研究发现,即使最优秀的AI模型准确率也仅有60%,且无法识别《蒙娜丽莎》等世界名画,同时容易被某些AI生成的仿制品"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