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由绿盟科技集团主办的TechWorld2021技术嘉年华如约而至,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绿盟科技携手高校、科研机构发起的“鲲鹏论坛”正式成立。聚合产学研三方的鲲鹏论坛,将依托绿盟科技的产研体系和整体资源,在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研究成果产业化,打通网络安全人才教育、培训和就业环节等方面持续发力,携手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发展。
清华大学研究员、原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军,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田志宏,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王东滨,华南理工大学副首席信息官兼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陆以勤,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实验室主任罗森林受聘为首批鲲鹏学者,绿盟科技集团董事长沈继业为鲲鹏学者颁发证书。
绿盟科技集团首席安全专家、创新中心负责人刘文懋博士介绍,鲲鹏论坛的成立在品牌建立、产业生态、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论坛将提供一个能够与众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们开展产业政策研究、转化最新科技成果的平台。在产品研究上,产学研三方的联合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领域优势,横向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在产业发展上,三方可以围绕网络安全行业政策方向以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积极探讨。
刘文懋介绍,鲲鹏论坛聘请了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作为鲲鹏学者,借助鲲鹏学者的中坚力量,将在产业发展、学科建设、深度研究等方面群策群力,就网络安全重点发展方向、热点话题、技术趋势等方面合力产出研究成果。
早在2017年,绿盟科技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共同发起建立了CCF-绿盟科技“鲲鹏”科研基金,对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全职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网络安全科技成果进行资助。截止目前,绿盟科技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州大学、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
鲲鹏乘风起,扶摇九万里。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安全行业持续“高增长”的东风下,融合了产学研上下游的鲲鹏论坛将乘风而起,为形成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链而不断努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4万亿芯片帝国到AI革命,黄仁勋揭秘英伟达30年创新密码:'你必须相信你所相信的'。当计算成本10年下降10万倍,人类将面临怎样的未来?这场斯坦福对话给出了颠覆性答案。
香港中文大学团队首次将DeepSeek-R1推理范式应用到视频理解,开发出Video-R1系统。该系统通过创新的T-GRPO训练方法,让AI学会利用视频时序信息进行深度推理,而非简单识别画面。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甚至在空间推理任务上超越GPT-4o,为AI视频理解开辟新道路。
谷歌DeepMind发布AlphaEarth Foundations AI模型,能处理每日数TB卫星数据追踪地表变化。该模型如"虚拟卫星"般将全球陆地和沿海水域映射为数字表示,帮助科学家监测食品安全、森林砍伐、城市扩张等关键问题。模型整合光学卫星图像、雷达、激光测绘等数据源,以10×10米精度追踪变化,错误率比其他模型低24%。
上海AI实验室发布视觉强化微调技术,让计算机学会"边看边思考"。该方法通过强化学习训练视觉模型先进行推理再给出答案,在少样本学习中表现优异,单样本图像分类准确率提升24.3%,物体检测精度提升超20分,在开放词汇检测等任务上也实现显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