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个人商用频道 09月28日 北京消息 9月27日,是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 2018)的个人SIoT技术产品及开发者大会分会。杨元庆在会上表示,联想创新科技大会已经举办了四届,在这个大会上,联想曾展示了很多产品和技术,现如今都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前沿技术,也由梦想变为了现实。
为了给遍布全球的联想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产品与服务体验,联想将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提供更加智能、能够无缝连接到云内容、云应用和云服务的智能物联设备;二是搭建SIoT智能物联生态平台,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设备的智能化创新。
更加智能化的设备
智能化——这是在大会上所有发言人反复强调的一个词。
智能变革三要素的联合作用,将推动智能化时代更快地到来。联想认为,对于消费端来说,如何推动设备的智能化是关键。杨元庆表示,联想将不仅仅为用户提供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智能音箱、智能显示、AR/VR以及面向行业的商用IoT(物联网)设备,还将让更多没有联网的设备联上网,变身SIoT智能物联网终端。
对于什么才是SIoT智能物联网终端,杨元庆特别提到,并不是只包括天生智能的产品,如电脑、手机、智能音箱等,将来更多的SIoT设备是以嵌入式形态存在的,各类设备在智慧家庭、智能出行、智能制造等场景下,都能够通过多层次手段变得智能。
在本次活动上,联想展示了全球首款可升级至5G的手机motorola Z³,以及能够作为5G接入热点的“联想5G通”模块,而且发布了覆盖智能家庭、智能办公两大场景的近20款代表未来科技的SIoT终端新品。
未来,各类设备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比如智慧家庭、智能出行、智能制造等,都能够通过多层次的手段实现智能化,比如,让各类不同的设备通过嵌入专门的芯片和模组,提供相应的协议或SDK包,变身SIoT,并和后台云计算能力结合,整合成为行业解决方案。
联想希望通过提供系统化设计/咨询、SIoT个性化产品定制(设计/制造)、安装实施(Implementation)、运维/服务,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嵌入式SIoT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让更多的设备变得智能,让更多的数据得以利用,加速整个智能物联网、“智能+”的发展进程。
SIoT 2.0智能物联生态平台
真正智能的设备,必须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与服务,让用户拥有更多选择。10年前,智能手机开创了SIoT崭新时代,之后智能物联产品层出不穷,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还处在单体设备智能化阶段。现在,随着能够联网的智能设备不断增多,大数据越来越丰富,加上计算力和算法的提升,智能物联开始进入SIoT 2.0时代。
在这个时代,杨元庆认为,“设备+云平台+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形态是为用户提供更好产品与服务的最佳通路。因此,联想将联合更多厂商和开发者,打造SIoT生态平台,跨界协作,统一标准,共同为用户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
联想集团率先在联想中国区进行了试点,宣布构建开放的智能物联生态,抢跑SIoT 2.0时代。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在大会上表示,联想智能物联生态将面向设备生态伙伴、平台生态伙伴和服务生态伙伴赋能、开放、合作。
面向设备生态伙伴,联想将提供产品、AI、服务、渠道、资本五大资源为其赋能。刘军在大会现场宣布,联想创投将成立一支10亿元的生态基金,专项支持SIoT生态合作伙伴的发展。
对于平台生态伙伴,联想则推出了开放的“SIoT引擎—魅影”计划和“语音引擎—丽影”计划,分别从IoT、语音智能两个维度,与生态伙伴合力推进产品的智能化。联想还为此推出了面向开发者的“千万奖励计划”,总奖金超过1000万元。
面向服务生态伙伴,联想则推出了“AR引擎—幻影”计划,向全球游戏和应用开发者开放。该计划可以让更多开发者快速进入AR领域,打造爆款游戏和应用。目前,联想Mirage AR头盔已经成为业界的网红产品,是去年消费类AR设备领域的全球销售冠军,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建立了强大的设备基础。
刘军表示:“联想提出的五大赋能计划和魅影、丽影、幻影计划,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智能物联生态雏形,将助力三大生态伙伴加速发展,与联想协同共赢,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的生活。”
携手合作伙伴共推设备的智能化创新
实际上联想推动设备智能化的创新并未止步于硬件层面。杨元庆进一步表示,在推动设备本身的智能之外,联想还将为设备赋加各种内容与服务。举例来说,将设备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打包,让客户享受“拎包入住”的服务,这是“设备即服务”;为用户提供音乐、视频等内容,这是“内容即服务”;提供懂的通信的连接服务,这是“连接即服务”;用户利用联想的设备激活软件或使用第三方的SaaS,这是“软件即服务”;还有游戏运营这样的“平台即服务”等。
杨元庆认为,“设备+云平台+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形态是为用户提供更好产品与服务的最佳通路。联想正在从中国起步,打造了自己的SIoT平台,为接入平台的各种设备插上云的翅膀,为更多的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提供直接通达用户的通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阿里巴巴团队推出DeepPHY,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视觉语言模型物理推理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六个不同难度的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推理任务中表现也远低于人类,成功率普遍不足30%。更关键的是,AI模型虽能准确描述物理现象,却无法将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控制行为,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的根本缺陷。
英国林肯大学正在开发一种革命性的虚拟现实环境,让非专家通过身体演示来训练AI收割机器人。这种技术已在加拿大杂货店和日本便利店试用,未来可能彻底改变工作形态。虽然能降低危险工作的风险,但也带来就业替代、工资削减等问题。许多低薪工作将被远程操控的机器人取代,影响移民模式和劳工组织。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将在未来几年对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AgiBot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开发出Genie Envisioner机器人操作统一平台,首次将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该系统通过100万个操作视频学习,让机器人能够预测行动结果并制定策略,在多个复杂任务上表现优异,仅需1小时数据即可适应新平台,为通用机器人智能开辟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