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全联接大会2022期间,在“F5G演进,重塑行业生产力”峰会上,华为携手客户及伙伴,围绕F5G(第五代固定网络)的新品和解决方案,分享在能源、交通、政务、医疗、教育、制造等行业场景的应用实践。
华为政企光领域总裁谷云波表示,华为基于F5G深耕行业场景,打造了F5G智简全光网解决方案,已为10多个行业提供超过40个创新场景化应用。他倡议全产业链共同推动F5G技术创新及在千行百业的广泛深入应用,重塑行业生产力。
华为政企光领域总裁谷云波
会上,广州供电局通信中心总经理莫文雄表示,F5G硬管道技术能够很好地匹配电力通信网横向隔离和纵向认证的要求。广州供电局基于原生硬管道(NHP)技术,构建了广州电力通信传输网,目前正在基于最新的OSU技术构建新的网络。
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通号中心副总经理刘伟林介绍,F5G全光承载网构建城轨云平台坚实可靠的联接底座,端到端硬管道为城轨智慧业务体验提供保障,助力深圳地铁打造了“安全、正点、舒适、贴心”的地铁运营优质服务品牌。
深圳市龙岗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韩晶分享道:“依托F5G技术,构建一张安全、可靠、稳定的深圳市龙岗区城市光网,实现政务、教育、视频、会议等网络的多业务融合,进一步夯实龙岗区基础设施底座,支撑新型智慧城区各项应用全面开花。”
贵州省人民医院信息处主任贺松表示,借助F5G全光网络,实现了院区网络多网合一,通过硬隔离方案满足医疗等保要求,加快低碳节能智慧医院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尹祥提到,F5G全光网具备灵活扩展、多网融合和智能运维的特点,将高速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到办公室、宿舍、教室等场景,满足教学、科研等需求,加速智慧校园建设。
聚微网络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部技术总监魏景晨曦分享了F5G全光工业网在徐工集团的应用实践。他表示:“对比客户场景特点和需求痛点后,我们发现,F5G全光工业网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工业企业用户面临的厂房大、工期紧、双碳指标压力大等难题。”
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平在演讲中介绍,交大铁发与华为联合创新,通过光纤传感与视频联动,打造了铁路周界防护光视联动解决方案,保障铁路周界安全。
华为认为,F5G将进一步向绿色敏捷全光网(GAO)、实时韧性联接(RRL)和光感知与可视化(OSV)三大全新应用场景演进。
为了满足更多的行业场景应用需求,华为推出了一系列F5G智简全光网新品。其中,在全光工业网领域推出三款无损工业光网新品——业界首款全光智能授时物联网关Huawei OptiXstar T823E-T,业界首创的光增程器Huawei OptiXstar T650E,及新款小型化千兆工业ONU Huawei OptiXstar T602E。
在全光园区领域,华为推出业界首个硬隔离光终端Huawei OptiXstar P893E;在全光承载领域,推出超低功耗工业级OTN CPE Huawei OptiXstar E810;在全光感知领域,推出周界防护场景的光纤传感产品Huawei OptiXsense EF3000-F5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阿里巴巴团队推出DeepPHY,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视觉语言模型物理推理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六个不同难度的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推理任务中表现也远低于人类,成功率普遍不足30%。更关键的是,AI模型虽能准确描述物理现象,却无法将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控制行为,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的根本缺陷。
英国林肯大学正在开发一种革命性的虚拟现实环境,让非专家通过身体演示来训练AI收割机器人。这种技术已在加拿大杂货店和日本便利店试用,未来可能彻底改变工作形态。虽然能降低危险工作的风险,但也带来就业替代、工资削减等问题。许多低薪工作将被远程操控的机器人取代,影响移民模式和劳工组织。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将在未来几年对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AgiBot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开发出Genie Envisioner机器人操作统一平台,首次将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该系统通过100万个操作视频学习,让机器人能够预测行动结果并制定策略,在多个复杂任务上表现优异,仅需1小时数据即可适应新平台,为通用机器人智能开辟全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