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6月30日 北京消息:滴滴出行今日披露了首个开源项目VirtualAPK,该款插件化框架可帮助企业随时通过更新插件的方式来发布新功能,包括修复严重crash或进行业务“试错”,拥有功能完备、基本无入侵、插件可轻松访问宿主代码和资源、高兼容性这四大核心优势。
滴滴方面表示, VirtualAPK支持四大组件和几乎所有的Android特性,且插件开发等同于原生Android开发。该项目在内部已得到成功验证,在迭代过程中不断的进行高密度机型适配和细节特性支持,运行状态稳定,足以支撑滴滴部分乃至全部业务的动态发版需求。
目前开发者可登陆Github(https://github.com/didi/VirtualAPK)查看该项目的详细介绍和源代码,也可在滴滴的开源平台上(https://didi.github.io/)获取更多信息。
在传统APP发布过程中,大多数开发者采用固定时段发版节奏,比如两周或一个月更新一次,但如果一个新版本发布运行后发现存在大量crash,此时大多数公司会选择立刻发一个紧急版本,但紧急版本虽然可解决燃眉之急,但在用户体验方面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比如早期创业公司,需要通过迅速“试错”来尝试找准市场方向,要进行频繁发版,甚至一天一发,但在正常发版流程中,显然不现实。
VirtualAPK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VirtualAPK将业务模块插件化,就可以随时通过更新插件的方式来发布新功能,无论是修复crash还是业务“试错”都可以高效进行。
实际上,市场上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开源插件化框架,滴滴之所以选择自行研发VirtualAPK,相关负责人称,首先,大部分开源框架支持的功能还不够全面。除了DroidPlugin,大部分都只支持Activity。
其次,兼容性问题严重,大部分开源方案不够健全。由于国内Rom尝试深度定制Android系统,这导致了诸多的插件框架的兼容性问题,而目前已有的开源方案中,除了个别开源方案外,其他方案对兼容性问题的适配度严重不足。
第三,已有的开源方案不适合滴滴的业务场景,虽然DroidPlugin从功能的完整性和兼容性上来看,是一款非常完善的插件框架,然而它的使用场景和滴滴的业务不符,DroidPlugin侧重于加载第三方独立插件,比如微信,并且插件不能访问宿主的代码和资源。而在滴滴打车中,其他业务模块均需要宿主提供的订单、定位、账号等数据,因此插件不可能和宿主没有交互。
基于上述,滴滴自行研发了这款插件化框架,它功能全面、兼容性好,还能够适用于有耦合的业务插件,这就是VirtualAPK存在的意义。业内认为,在加载耦合插件方面,VirtualAPK可以说是开源方案的首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itHub CEO声称AI将承担所有编程工作,但现实中AI编程工具实际上降低了程序员的生产效率。回顾编程语言发展史,从Grace Hopper的高级语言到Java等技术,每次重大突破都曾因资源限制和固有思维遭到质疑,但最终都证明了抽象化的价值。当前AI编程工具面临命名误导、过度炒作和资源限制三重困扰,但随着技术进步,AI将有助于消除思想与结果之间的障碍。
阿里巴巴团队推出DeepPHY,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视觉语言模型物理推理能力的综合平台。通过六个不同难度的物理环境测试,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推理任务中表现也远低于人类,成功率普遍不足30%。更关键的是,AI模型虽能准确描述物理现象,却无法将描述性知识转化为有效控制行为,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动态物理环境中的根本缺陷。
英国林肯大学正在开发一种革命性的虚拟现实环境,让非专家通过身体演示来训练AI收割机器人。这种技术已在加拿大杂货店和日本便利店试用,未来可能彻底改变工作形态。虽然能降低危险工作的风险,但也带来就业替代、工资削减等问题。许多低薪工作将被远程操控的机器人取代,影响移民模式和劳工组织。这项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将在未来几年对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AgiBot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开发出Genie Envisioner机器人操作统一平台,首次将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该系统通过100万个操作视频学习,让机器人能够预测行动结果并制定策略,在多个复杂任务上表现优异,仅需1小时数据即可适应新平台,为通用机器人智能开辟全新路径。